韩启德主席在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6-03-08作者: 本站浏览次数:41932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全会就要闭幕了。我们开了一个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会议。与会者精神饱满,充满九三人的自豪感以及对九三工作的自信心。大家赞同社中央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社中央的工作,同时也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社中央将充分吸纳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特别要针对与会者提出的如何在报告中更好体现常委会的工作、更加彰显我社民主与科学精神等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常委会工作报告。
今年的科学报告会反响热烈,大家认为这两个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体现了九三人只求是非,不计利害,淡薄名利,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真理,绝不盲目跟风,努力取得原创性成果的可贵品质,体现了对民主与科学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但本次会议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开展了几年的中央委员建议案工作成效仍然不理想。这次会议期间仅收到中央委员建议案4件,其中只有2件立案。建立委员建议案制度是经过集体讨论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旨在充分发挥委员们的作用,鼓励委员们在全会期间围绕九三自身建设和社务工作提出建议。这次会上收到的4件建议案中,有2件内容是针对国家政策的建言,不能立案,已立案的2件建议案还是不错的。一件是关于全会召开的地点,建议不一定都放在北京,也可以到地方召开,我认为可以考虑。第二件是关于九三学社社费的缴纳和处理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只有2件建议案立案,还是太少了。实际上大家在分组讨论时提出很多关于九三工作的好建议,如果用心一点,是可以形成更多建议案的。而且我们对每一个立案的建议案,都要下很大工夫去处理,比起委员的小组讨论发言建议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去年全会期间收到9件委员建议案,其中立项的7件正在逐步落实,并给提案者反馈和答复。所以,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案是中央委员发挥作用非常重要的途径,希望大家今后以更大的热情来参与这项工作。建议各位委员在明年会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多动一点脑筋,多提交一些建议案。
二是本次会议的出席率也不能令人满意。昨天下午会议的缺席率较高,今天上午是闭幕会,并且有选举事项,但也有一些委员缺席。这是不应该的。各位中央委员身受15万社员的委托,是我社的核心力量,肩负着重要使命;一年一度的中央全会,是九三学社政治生活中最大的事件之一,也是委员最重要的一项履职活动,不应该因“小故”而缺席。讲严重点,全会的出席率反映了九三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座很多同志都很忙,但他们都是全程出席全会,除参加白天的会议外,晚上还要参加各个专门委员会会议。所以,关键是对社组织的责任心,是能否真正看重中央委员这一份责任。我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会议出席率的问题,也希望在座的同志们会后转达没有出席今天会议的委员,今后务必确保出席全会。
这是我对这次会议的简单小结。至于明年的工作,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已经有了全面阐述,我就不再重复,这里只想再强调三点。
第一,要拓展视野,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自信。
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要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期间的这五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理解五中全会精神,特别要深入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必然要紧密结合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因为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完成“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同时也要深入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贯彻落实。
对于参政党而言,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自信。我们说九三学社要实现“思想上坚定”,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具有坚定信念。“思想上坚定”的前提是自信,自信的前提是“穷理”,就是对相关道理要透彻地理解,要化为自己内心的东西。要做到穷理,有很多途径。不仅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认真读书,学习理论,还要迈开双脚,到实践中去,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真正的、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实际上我们经常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摸到什么像什么,认识都不全面。因为不全面,所以经常会出现思想上的摇摆。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关键是要扩展自己的视野。好比在山脚下看山,看到的只是山的局部,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见山的全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面。
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就要把中国的现实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观察。中华民族是具有审视历史自觉性的民族,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正因为有这样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得以绵延发展至今。钱穆先生曾说过:“以旷观历史,以往识情实,于社会人群种种樊变,而会通得之。”就是说只有回顾历史,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对当下有透彻的了解,才能对社会和人类文明演变的规律得失融会贯通,了然于胸。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罗素曾于1920年访华,当时的中国积弱积贫,非常落后,但其时已值辛亥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国人开始对自身历史重新加以审视,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代。罗素认为,文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远虑——“由于远虑具有层次,我们就能够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所表现出的远虑层次来确定其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因此他十分感慨,在那个时候就预言中国将不同于任何国家,因为中国文化具备审视历史的文化特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06年访华,在北京大学与学生座谈时,谈到自己多年来与中国领导人、知识分子等各种人打交道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看待一件事情时,美国人是从一天来看,而中国人则是从一个朝代来看的。所以他非常佩服中国的领导人,因为中国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他认为,正因为中国人总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能看得远,看得深。
在昨天的科学报告会上,张德二先生的报告就很能体现中国人的历史思维和史学优势。竺可桢先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创了历史气候学,张德二先生在这个学科坚持了四十年,她从中国三千多年历史记载的气候变化来审视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得出了一些非常前沿、非常独特而又非常坚实的观点。这是因为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是不可能找到如此丰富的气候史料的,只有在中国,才有广覆盖的、不间断的地方志,而地方志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气候的详实记录,这是中国所特有的宝贵资源。
同样的道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我最近在看一些历史文献时,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就是与一个世纪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可谓霄壤之别。最简单、最直观的,就是看一下百年老照片上中国老百姓的形象。民国时期照片上中国普通百姓,都是蓬头垢面、目光呆滞,与今天照片上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一比,就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进步有多么巨大。我们从自身的经历也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变。就以科研水平来说,我当年只是因为有一个不大的发现,在《Nature》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就顺利当选中科院院士。而现在遴选院士时,候选人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文章的比比皆是,我们已经有越来越多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再比如,现在不少人抱怨中国人看病贵、看病难,甚至有人说以前农村的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都比现在好。我在农村当过赤脚医生,我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当时确实比较公平,但那是在极其落后基础上的公平,现在即使贫困地区和困难人群得到的医疗服务也比那个时候要好得多!当然,我们需要解决现实医疗服务方面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不能因此否认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上周社中央的科学座谈会在浙江桐庐举行,我在参观当地城市规划馆时看到一些历史照片,直到上世纪90年代,桐庐县城还只有一小片平房。但仅仅过了20多年,现在的桐庐已经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今年夏天我第一次到宁夏中卫,没想到在腾格里沙漠的边上,有这么漂亮的绿洲城市。由于当年修铁路的需要,当地实施了治沙工程。现在那里一边是沙漠,一边是湿地湖泊,坐落其间的城市十分漂亮干净。我想这么短时间里在沙漠中出现这样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
通过回顾历史,即使来看今天的雾霾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2011年微博将美国驻华使馆PM2.5检测数据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回应民众的呼声和诉求,很快就把PM2.5列入检测指标并公开发布。去年两会期间,柴静发布《穹顶之下》视频提出雾霾问题同样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国家治霾的力度越来越大,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前几天,也就是11月30日和12月1日,北京发生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群众质疑当时为何只发布橙色预警而不是红色预警,政府马上采纳了群众意见,针对12月8日至12日的雾霾发布了红色预警。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在社会快速发展转型过程中,老百姓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参与和影响社会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的政府政策和决定受到群众的评论、批评甚至挑剔,而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也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并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改革动力。这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表明我们社会的巨大进步。
总之,只要我们拓宽视野,回顾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并联系我们的亲身经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用6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300多年走过的路,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从全球视角来看,世界格局正在急剧变化之中:大多数发达国家至今仍然没有摆脱2008年的经济危机,这不仅使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失灵,而且也进一步暴露了西方式民主和治理模式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照搬西方式民主模式,或陷入民粹主义泥潭,或步入所谓“拉美陷阱”,或引发民族宗教矛盾,社会动荡不安,成为所谓“失败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反恐战争、“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乱局,族群、宗教矛盾失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兴起,恐怖主义泛滥并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大敌。而在此期间,中国社会总体保持了稳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规模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急剧增加,这是连我们自己都没有预想到的情况。美国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南希•佩洛西原来是极端反华分子,最近也到北京访问,讲了很多中国的好话。她的好话不一定是真话,但这反映了中国分量的变化。因此,尽管我们今天仍存在和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比较才有鉴别,放眼全球,从横向比较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制度是优越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制度和道路充满自信。
世界的发展变化、中国地位的提升,再次引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深层次问题。这也是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我前面提到的“穷理”的体现。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惊醒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这些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推进现代化的不断深化和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讲,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同样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另一种尝试(即苏联模式的尝试)。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面对维护民族尊严、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我们始终面临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关系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和逐步深化的过程。开始,我们是在被动挨打的情势下被迫接受现代化的。富国强兵、追赶西方的迫切性,使我们难以认真深入认识现代化的含义,难以客观审视中西文化的长短优劣。正如梁启超说的,当时他是懵懵懂懂,在世界潮流的裹挟下朝前走。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所说的世界潮流就是现代化潮流。但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经过从鸦片战争至今170多年充满反复和曲折的现代化实践,我们终于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富国强兵,甚至不仅仅是民富国强,它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的现代化。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切传统文化都要经历现代化的选择和洗礼,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进步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固守中国的传统而拒绝现代文明,基于极端民族主义的盲目排外,都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处在当今的现实下,我们应深入思考以下这些问题:经过近五百年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后,西方现代化将向何处去?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民主国家兴起,到现在又面临怎样的问题?我们看到,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出现了种种问题和失调,如:公共精神缺失,政治决策、公共决策走上了讨好选民的机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将国家导向经济停滞的泥潭。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照搬西方模式,也陷入了“拉美陷阱”“失败的民主”。再比如,在西方,基督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起着重大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精神的日益深入人心以及个体越来越在更深层次和更宽的领域得到解放,人们的宗教意识、宗教情感越来越淡漠。“上帝死了”后,西方的人们失去了精神归依,人们精神空虚,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盛行。这是西方社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一个深刻的矛盾。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始终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体现和道德追求。中国没有西方那样超越性的宗教,但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儒家学说和伦理道德同样具有超越个体生命的精神品格。“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仁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是一种不需要“天国”、根植于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归依。而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根植于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或者能为解决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出现的公共精神缺失、价值虚无等问题提供新的文化资源。所以罗素在上世纪20年代访华时就说过,在未来人类最严重的时刻,中国会给全人类带来完全不同的希望。今天看来,这是极富远见的。
今天我们以从容和自信的心态审视西方现代化,审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自己的文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继承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但这种继承是接受现代洗礼的继承;我们坚持中国特色,但这种坚持是在包容和吸纳世界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坚持。我们绝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民主国家的模式来治理中国,而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传统走自己的道路。我想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可能融汇东西方文明,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极具包容性。我们要以这样广阔的视野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用心领悟,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在古今中外的比较和审视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和理想而践行之。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根本。
当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拿目前的形势来讲,国内经济增速周期性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企业运行困难,各种风险因素积聚交织,在某些领域,矛盾集中暴发的可能性上升,某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的一个参政党,更应该站稳立场,保持正确方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一定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度难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就都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取得的,风雨过后一定是阳光灿烂。
今天我之所以讲这些,是想强调,我们每一个参政党成员,都应该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我们要用心领悟。中国人讲心性,我认为心性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观,一个是自我修养。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才能够得到加强,我们的政党才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站稳脚跟,能够显示我们的力量。
第二,要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
九三工作要再上一个台阶,关键在于创新。去年全会闭幕讲话我就重点强调了创新。今年五月份的主题常委会,也是以创新为主题。今年我们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都有体现,大家也给予充分肯定。比如在自身建设方面,我们的巡视督导工作就是首创。2014年以来,社中央已经完成了20个省级组织的巡视督导工作,效果很好。今年社中央把河南定为社内监督工作创新试点,11月在河南召开现场会,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把社内监督工作与整个社务工作紧紧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取得了丰富经验。我相信巡视督导工作会成为九三工作的一个亮点。此外,去年首批“九三楷模”的评选非常成功,今年同样很成功。刚才大家看了视频,他们的事迹确实令我们非常感动。每个人的事迹不同,但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他们是九三人!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我认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搞好“九三楷模”的评选就是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就是活生生的优良传统教育。这次会上有同志提出,每年评一次是不是太多,要不要两年评一次?我觉得这可以研究,但我自己对于每年评选楷模还是有信心的。我越是深入地方九三,越是接触我们的成员,对评选“九三楷模”的信心就越足,关键是要怎么做。如果我们工作不深入,接触成员少,活动开展少,很多闪闪发光的金子就可能被埋没了。今年我到吉林、上海、浙江、江苏等省,接触到很多普通社员,发现很多普通社员很不平凡,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九三精神的光辉,他们的事迹非常令人感动。所以,我认为评选“九三楷模”这项工作是一项很好的创新,要继续做下去。我们在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活动中开展点单式宣讲,并将宣讲从参政党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扩展到科普工作,这也是创新,也应该继续做好。
就履职工作而言,我们在整合社内力量和资源进行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方面,跨出了更大步伐。今年社中央以“长江中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为主题的党派大调研,动员组织长江沿线14个省市组织开展联合调研;并以此为主题举办了第十届“九三论坛”,又反复征求有关地方、部委和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得到俞正声主席的高度肯定。今年的政协大会发言,我们起初确定的发言也是非常好的议政建议,后来主席会议决定,在今年这个形势下,我们把《点赞正能量 厚爱正能量 弘扬正能量》作为代表九三学社中央的大会发言,并确定杨佳为发言人。作为大会最后一个压轴发言,杨佳的发言将大会引向高潮,引起强烈反响。在此我们要感谢杨佳同志,她富有感染力的发言深深打动了全体与会人员。大家都感叹九三人了不起,感慨未曾料到今年政协大会竟会有这样一个鼓气的发言,认为这正是政协会议需要的正能量。今年我们的社会服务,开展了对河南、山东黄河下游滩区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关爱帮扶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把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工作结合起来,将活动扩展到对滩区治理的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非常好的参政议政成果。各地九三组织和社员也有很多创新,如有的政协委员开设委员工作室,开通微博、微信,粉丝很多,线上线下结合,搜集广大群众意见,形成很多好的提案,并将提案办理结果反馈群众,得到广泛认可。全社上下还有很多创新,这里不一一列举。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创新中,属于观念的创新、原始的创新、根本性的创新还很不够,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在这方面,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
创新并非易事,特别是参政议政工作,要能够提出重大创新性的意见更为不易。因为社会问题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我们的想法可能是原创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但是否正确?能否在实践中行得通?要做到有把握很不容易。比如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方,自古以来一直是南粮北运。而现在一方面花大力气南水北调,另一方面却在北粮南运。据统计,仅以从东三省运出的粮食计算,用去的水就超过几个南水北调的量。那我们能不能提出我国粮食生产应该实行从北向南区域转移的建议呢?这样的建言听上去似乎是富有创新和带有根本战略性的,但是否可行,就很值得探讨了。这里有水资源以外的自然禀赋问题,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有不同区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关系问题,如果仅仅从水资源单方面的因素出发考虑问题,是不够的。据此提出根本战略性行动的建议,看起来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和足够的“冲击力”,实则是不够全面和科学,甚至是危险的。总之,社会问题十分复杂,我们要提出跟现在做法不同的、有分量、有创新乃至有颠覆性的议政建言,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多的工作。
怎样才能实现原始创新和重大创新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这次全会上我听了各小组讨论汇报,大家强烈反映工作报告中民主与科学提得还不够。我非常赞同大家的看法,我们应该在各种场合,包括工作报告里,把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彰显出来。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首先要将民主科学精神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为什么我们工作创新不够?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民主与科学精神发扬得不够。科学的精髓在追求真理,我们的建言献策水平不够高,往往是由于没有勇气讲真话,谏真言,做诤友。我们要像竺可桢先生说的那样“不问同异,唯求其是”,只求真理,只讲是非,不计利害。作为政党,当然不能不讲利害,所谓的不计利害,是指不计个人利害,并不是不计社会利害。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入思考,采用科学的方法。我们每一件参政议政成果,都要做到有充足的依据。现代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量化,甚至要求所有规律都必须能用数学公式精确表达。而我们现在还往往只凭印象、拍脑袋做结论,这是不行的。下结论、提建议要有充足的数据支持,要有严密的论证。我最近推荐社中央机关的同志们读一本书,即美国学者艾尔•巴比撰写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著作——《社会研究方法》。我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都要遵循相同的基本规则,只是因为社会问题都是复杂系统的产物,要遵循科学规则难度要大得多。比如说做问卷调查,问题如何拟定?问卷发放给谁?如何保证采样的随机性?回收问卷能否反映真实的情况?如何保证克服主观因素,进行比较对照和得出结论?这里面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常犯的错误是问卷设计不合理(例如诱导性太强、过于笼统和概念化)、调查对象缺乏随机性、回收比例过低等等。如果采用这样收集的问卷材料,即使分析方法科学合理,也极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在参政议政方面要遵循科学的调查方法,在其他创新上同样要遵循科学方法。
要在参政议政中弘扬好民主与科学精神,取得好的成绩,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一定要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我们今年的大调研——“长江中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得到中央高度认可和表扬,就是因为调研是在我们已有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参与调研的社中央委员、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同志近三十年的科研都在做这件事,14个省份的专家和相关部门的同志同样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可以说,调研报告既是深入调研的结果,也是众多专家长期研究积累的结果。因此,我们的成果才能出色,才能与众不同,与以往不同。又如昨天大家热议的科技资源配置问题,就是我们熟悉的问题。我们科研人员都是现行科技资源分配制度的亲历者,最了解科技资源分配中的问题。总之,我们要避免主观性,克服片面性,就要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工作入手,并让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参与进来,这样我们的议政建言才能够切合实际,击中要害,提出创新性成果。此外,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把全社在一线工作的同志更加广泛地动员起来,把大家的意见更加充分地集中起来,从而集众多“一孔之见”,形成更加全面而正确的意见,这样,我们提出的建议才会更加有价值,就有可能取得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参政议政工作如此,其他各项工作也是如此。只要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我相信我们的创新就能做得更好,九三的工作就能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要动员起全社的力量和积极性。
今年参政议政的力量整合比以前大有进步,也因此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服务也是如此,省际协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仅上海市、江苏省支援其他地方的社会服务项目就有很多,其他省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社力量,实现上下左右资源和力量的整合。我对青年工作委员会寄予很大希望。我们一些年轻且非常优秀的同志,入社时热情很高,但由于在社内没有担任职务,基层组织也没有什么活动,慢慢心就冷下来了,觉得加不加入九三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这次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到会的几百人,我看个个都很优秀,都是人物,但如果我们的工作跟不上,这些人才就很容易被埋没。青年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全社的工作就可以呈现新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从而推动各项工作,并且使得我们九三学社后继有人,不断发展壮大。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但没有大的进展,这里面既有客观的限制原因,也与我们主观努力不够有关。要着力推动开展各种适合不同基层组织特点的活动,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最近,我参加了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社北京市委与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长期护理筹资和服务体系建设主题议政会”,会议开得非常成功,社员参与热情之高,让我非常感动。其中几位发言人,有见解,口才好,如果不举行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才华是显现不出来的。社北京市委按照不同的学科组织了不少科学沙龙,我参加过医药卫生的沙龙,在沙龙上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激烈争辩,办得生动活泼,大家又找到了家的感觉。社中央举办高层次科学座谈会是创举,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座谈会的题目怎么选择?成果怎么扩展?怎样才能更多地调动和影响广大成员?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最近,我们做了改进,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契机,在桐庐召开了以“中医药发展方向和途径”为主题的第六次科学座谈会。会前我们发动全社社员投稿,根据稿件质量选出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虽然最终参会的人不多,但会议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参与面越来越广。
网站建设也不应该停留在现有水平上,要努力改进,发挥更大影响力。目前社中央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上海市委的社交网络平台应用得非常好,青年委员们网络应用更是非常活跃。如果我们现在的组织工作还不能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不能让信息在手机上流动的话,就是大大的落伍了。
宣传工作也要创新。在今年5月的常委会上,社中央宣传部长穆建民同志有一个很好的发言,宣传工作有很多进步,但还很不够。我们一些重大的议政建言成果,只是放在社中央网站的新闻栏目里,看的人不多,以至于很多社员都不知道我们向党和国家提过哪些建议,有什么影响,中央领导有什么批示。尽管不能把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原文上网,但间接叙述还是可以的。昨天大家讨论中提到的九三学社的工作亮点,我们一定要宣传好。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加上宣传的形式好,社会影响就会大得多。饶毅、鲁白、谢宇三位科学家联合主办了微信公共账号“赛先生”,他们的一篇文章,浏览量动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他们现在又做了一个新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也很火。我们九三有很多好的思想和建议,大家却往往并不知晓。如果新媒体用得好,宣传和动员的效果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专委会工作今年也有很多新的做法,开展调研、组织巡讲、举办论坛,工作越来越好,但形式还需要创新。昨晚院士工作委员会开会,我提了两个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同。一是开展“九三院士导师计划”。九三学社现有67位院士,其中年富力强的就有20多位,他们自己都带着研究生,能不能再为我们九三成员兼带一些研究生呢?比如,某地某高校的九三博士生导师,可以申请专业相近的某位九三院士与他一起带一位研究生。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很有好处,对成员所在的学科和学校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这样做的影响会很大,会让九三成员感受到组织的力量和温暖。会后请院士工作委员会落实这件事情。另外一个建议是建设“九三学社科学技术活动基地”。浙江省桐庐县是《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地方,山清水秀,环境清幽,能够避免各种喧嚣,且交通便利,社中央已经在那里开过两次科学座谈会。昨晚会上大家都同意不仅要把科学座谈会放在那里,还要在那里建设一个“九三学社科学技术活动基地”,为全社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像中科院香山会议那样,只要提出申请并经社中央备案,社地方组织和社内专家都可以组织社内外的同行在此举办科技学术活动,并作为社中央名义举办的活动。大家如果能参与进来,就会感到加入九三,不仅能够有益于社会,而且有益于自己事业的发展。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动员社员的好办法。
在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建议,即建设一个九三学社网上医疗咨询平台。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大家想请大医院的优秀医生看病确实有困难。我们社员中有20%左右是医药卫生界高层次人才,我们可以搞一个九三学社医疗网上咨询平台,专门为九三成员及其亲友提供咨询服务,使大家感受到社组织的温暖。这个建议行不行,会后可以研究一下。总之,广泛动员社员群众,需要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希望各位中央委员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多为九三工作建言献策。
总之,我讲的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上一定要站得稳,要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深入理解,要内化成行动,这是我们的生命、核心和根本。二是工作上一定要创新,通过创新推动我们的工作不断进步。三是一定要动员全社力量,让所有的社员和基层组织都活跃起来,为九三的工作贡献力量。相信只要做到这三点,我们九三学社的工作一定会呈现新局面。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