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内精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内精英 > 社员风采

社员风采

铭记历史丰碑 勇担时代使命

发布日期:2025-09-17作者: 开福区二支社 刘思璐浏览次数:35

2025年9月3日,金秋的北京天朗气清,神州大地浸润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庄严氛围中。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也是九三学社创立80周年的光辉日子。两个“80周年”的历史坐标,镌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阔史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奋斗历史。站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我们回望烽烟岁月中的初心如磐,展望复兴征程上的使命在肩,更能深刻体悟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传承是最有力的宣言。

历史为鉴:从苦难辉煌中铸就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才能让初心如磐、使命在肩。80年前,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无数仁人志士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投身救亡图存,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复兴的第一道长城。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迎来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荣光中,九三学社应运而生——以抗战胜利纪念日命名,本身就是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深情呼唤与坚定承诺。正如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所言,这一命名所承载的理想信念,正是对这份追求的“期冀和企盼”,而这份初心穿越80年风雨历久弥坚,已成为一代代九三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
        历史的回响中,有平型关大捷的号角、台儿庄血战的呐喊,更有“民主科学”的旗帜在重庆特园升起的光辉。从抗战时期呼吁“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到建设年代投身“两弹一星”研制,再到新时代聚焦科技创新、民生改善建言献策,九三学社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8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一切真正的进步力量,都必须深深植根于历史的沃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切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都必须以历史为镜,从苦难中汲取智慧,在胜利中坚定方向。
时代为证:在党的领导下续写使命新篇
        从“站起来”的浴血奋战到“富起来”的改革开放,再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跨越,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凝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心奋斗的“主心骨”。中华民族正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更是“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
        作为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九三学社见证并参与了这一伟大进程:从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到助力乡村振兴,从建言生态文明建设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一代代九三人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着“爱国、民主、科学”的宗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今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根本遵循。各民主党派唯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中国共产党周围,才能最大限度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实干为要:以知行合一践行使命担当
        作为一名刚加入九三学社的社员,站在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任职于湖南广播电视台后勤保障中心,主要负责新媒体编辑、综合材料撰写及企业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这看似平凡的岗位,实则是连接党和人民、传递时代声音的桥梁。阅兵式上,当抗战老战士的身影掠过荧屏,当新型装备方阵彰显大国实力,我更加明白:宣传工作者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时代的传播者、使命的践行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归零”心态持续学习:学历史,从抗战精神中汲取“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勇气;学传统,从九三前辈“科技报国”的事迹中坚定“追求真理、服务人民”的信念;学业务,以“工匠精神”打磨每一篇稿件、每一次策划,让身边的故事“被记住、被信任、被传播”。我深知,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无数微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就能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九三人,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建言献策,更要脚踏实地、服务社会,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使命答卷。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80年前,先辈们以胜利之名铸就九三荣光;80年后,我们以传承之心勇担时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爱国、民主、科学”的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以实际行动告慰先辈、致敬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九三人的智慧和力量!